杞人忧天古文翻译视频 杞人忧天古文翻译

2023-06-27 04:18:12 来源:城市网

1、春秋·列子《杞人忧天》白话释义: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3、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4、”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5、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7、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8、”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9、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列子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

11、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2、在先秦诸子中对生命表现出最达观,最磊落的就是列子。

13、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14、列子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

15、列子聚徒讲学,弟子甚众,一次,列子往谒南郭子时竟挑选“弟子四十人同行”,可知列子后学众多。

16、从《庄子》中可以看出列子学派在战国中后期影响很大。

17、文章赏析:这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是一则非常有名的古代寓言。

18、它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19、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20、作者并不以这两种人为然。

21、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22、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

23、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

24、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25、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26、古代道家学者长卢子也并不赞成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无毁的说法,他认为一切事物既有成,就有毁。

27、而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28、道的本质在于虚静无为,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

29、这则寓言的客观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它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所谓“积气”、“积块”、“日月星宿亦积气中有光耀者”等见解,其辩证思维水平之高,是令人膺服的。

30、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31、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2、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

33、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相信通过杞人忧天古文翻译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全球快看:《辐射4》汉化教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