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聚焦“百千万工程”珠海实践
自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以来,珠海抢抓机遇,动员全市各区、镇和超百个行政村开展“百团大战”,破解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
8月10日,珠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情况。截至7月底,珠海明确年底前应完成的重点任务74项,已完成37项,完成率5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发布会现场。
74项年度重点任务已完成37项
磨刀门水道将珠海分为东西两部分。受区位禀赋、交通设施、创新资源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占全市近七成土地面积的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区相比差距明显。
短板越多、差距越大,可供发展提升的空间就越多、越大。艰巨的现实任务,给珠海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延展空间。
对照省委“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基本改变”的目标要求,珠海不断强化政策支撑,迅速搭建起“1+N+X”政策框架:
珠海在全市层面列出2023年重点工作清单,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制定了深海养殖和远洋捕捞、县域商业行动示范县、高品质区镇村建设、“四好农村路”、居家养老、数字政府2.0建设等31份配套文件;出台支持斗门区创建全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区《若干措施》;按照“一区一策”要求,推动各区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高效运转。
同时,珠海还在坚持以点带面,聚焦区、镇、村三级发力,重点抓好县域经济、城镇提质、兴村富民、绿美生态、海洋经济等领域工作,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截至7月底,珠海市《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年底前应完成的重点任务74项,已完成37项,完成率50%。
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23亿元
唤醒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对增加农村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珠海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留用地摸底情况显示,部分村集体留用地指标没有落实;全市仍有400余公顷的留用地未开发建设,存在“晒地”现象;已开发建设的留用地,土地经济效益不高,与周边工业园区难以形成互动支撑等诸多问题。
为强化自然资源空间要素保障,《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村村有物业”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应运而生,肩负起探索乡村地区存量建设用地规模使用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责任。
《意见》明确,通过物业置换、货币化补偿、指标调剂、实物留地等多种方式落实留用地,进一步保障村集体最大利益,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三旧”改造等政策,有效推动强化农村留用地开发利用管理,促进“村村有物业”和乡村振兴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利益和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据悉,截至2022年底,珠海已经全面消除总收入100万元以下的村;全市1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23亿元,比2021年增长9.49%,实现村均收入超过500万元。
“村村有物业”工作的全面铺开,将继续增加珠海近30万村民的财产性收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罗敏介绍,“截至2025年底,金湾区、斗门区共有115条行政村,每条村确保有不少于10亩的留用地或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村村有物业’。”
打造全省预制菜特色产业新高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所在。
聚焦海洋牧场、预制菜等乡村产业发展关键领域,珠海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海洋牧场方面,上半年珠海深海养殖产量6096吨,同比增长2.5%,产值1.56亿元,同比5.24%。目前,珠海已对接储备现代海洋渔业项目20个、总投资203亿元,签约落地项目6个、投资34亿元。同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联合湛江市成功申报创建2023年广东金鲳鱼国家级产业集群。
预制菜既能承接上游又可以延伸下游,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珠海立足预制菜装备、港珠澳元素以及“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等地标特色产品三大特色,系统构建从“田野”到“餐桌”的预制菜全产业链,打造全省预制菜特色产业新高地。
目前,珠海纳入统计监测的预制菜加工企业33家,上半年预制菜产值近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直接带动近3000户农民就业。
为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珠海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分别对预制菜冷链物流、装备制造、贷款贴息等领域给予扶持,吸引一批预制菜头部企业落地。
目前,斗门预制菜产业园一期已签约14家预制菜企业,总投资23.48亿元,已投产项目8个;二期标准厂房项目已签约预制菜项目7个,总投资2.38亿元。
据悉,未来3年,珠海将培育1000家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新增100家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链企业,招引10家以上优质龙头企业,高标准打造1个预制菜装备制造示范区,形成产业特色较为鲜明、竞争优势较为突出的预制菜产业体系,全市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
南方+记者 王韶江
【作者】 王韶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