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7日讯(特约记者 林卓然)近期,超长债成为投债机构眼中的“香饽饽”,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30年期国债重新向下突破3%;今日,截止发稿时间16:00,30年期收益率为2.9855%。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债超长端第一次进入2%的区间,自今年六月中旬开始,30年期国债掉下3%时有发生。保险、基金、农村金融机构等三大机构,为超长债的主要爆买方。
图:3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资料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三大爆买方,推动超长债走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周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已经压缩到34.6bp,属于历史较低水平。超长债利率下行幅度更大,除了保险和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买盘支撑,地方债供给不足贡献了不小的助力。
图:30Y-10Y 利差历史水平资料来源:Wind,中信期货研究所,财联社整理
中泰证券固收分析师肖雨指出,保险、基金、农村金融机构为主要买方。分机构来看,保险机构出于风险偏好、负债端久期较长等因素,需要配置长期限债券与之匹配,因此成为超长债的主要配置方;基金是交易盘的主要参与者,基金及产品对超长债(尤其是20-30Y 超长债)的需求在净买入与净卖出之间周期性切换,因此是交易盘的主要参与者;农村金融机构同样是交易盘的重要力量,去年9 月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开始由净卖出转为净买入超长债,成为超长债的重要买方。
中信期货固收团队称,银行保险更偏配置型,在其持债结构中地方债占比较高,从 2023 年 6月的债券托管数据来看,保险对于地方债的配置比例在其总持债中达到约 37%,且与国债和政金债合计占比接近 70%。7 月保险公司净买入地方债 592 亿元,其中净买入超长期地方债 545亿元,配置意愿仍然较强。然而,7 月新增地方债仅发行 2354 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 1963 亿元,较 6 月下降近一半。另外 15Y 以上的超长期地方债供给约 992 亿元,在年内也处于低位。地方债发行不及预期,超长期债券供给较少,而保险配置意愿仍然较强,使得 30Y-10Y 利差倾向于收窄。
超长债收益率影响因素何在?
影响超长债利率的因素与十年期不尽相同。除了同样收益于资金面宽松外,由于期限更长,交易相对不太活跃的特点,30年期收益率更注重供需缺口和交易活跃度。
中信期货的研报中指出,市场可以通过当季国债发行计划预判超长债供给的时间点和规模,从而提前调整市场策略,投资者的决策最终将反映在期限利差上。所以超长债供给增速与期限利差基本走势一致,不过期限利差往往会领先余额同比增速。而作为超长债天然需求者的保险机构,其保费收入对超长债期限利差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长债期限利差大体上与保费增速走势相反。
从交易活跃度当面分析, 2023 年以来机构对超长债的投资热情明显上升,超长债市场的换手率持续上行。活跃的交易压缩了流动性溢价,更多资金投向超长债券,不仅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同时超长债的估值定价也更加的市场化。所以,在保险资金配置力量并没有明显增强,供需缺口尚未大幅变化的时候,30 年期与 10 年期国债的期限利差就会持续收窄。
资金环境方面,在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下,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对较为充裕,投资者容易获取低成本的资金,从而有可能投向高风险的超长债。但是,作为成交偏不活跃的品种,由于其较长的期限,超长债通常对资金面不敏感,受流动性短期变化的扰动相对有限。如果投资者在中长视角下对后市预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使资金成本走低,投资者也不会倾向于拉长久期的策略。
地方债供给将加大,但购债需求仍强
由于保险机构在超长期地方债和国债之间的配比不同,下一阶段地方债进入加速发行期将带来供给环境的变化。而以保险资金为主的需求端仍然有较强的配置意愿,供需同步增强,后续30y-10y利差走势将如何演绎?
中信期货固收团队认为,根据近期政策表述来看,专项债预计将集中在 8 月和 9 月发行。而地方债集中发行可能也将带动超长期债券供给的上升,对 30Y-10Y 利差的收窄有所制约。不过在保险购债需求仍强的情况下,预计走阔的幅度也有限。且从近几年来看,30Y-10Y 利差与 CPI 走势或具有较强相关性。CPI 反映了总需求情况,并影响实际利率水平。当前 CPI 或已处于筑底阶段,后续 CPI 走势或对 30Y-10Y 利差走势也有一定指示作用。从年初以来债市持续走牛,目前超长债利率也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点位,对于保险资金而言,并非一个最佳的配置时机。未来一段时期,预计 30-10 年利差可能小幅震荡,超长端配置机会更多来源于收益率曲线的整体下移。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7月政治局会议对稳增长的表述略超市场此前的预期,政治局会议落地后,各部门也在陆续出台配套的经济托底措施。虽然各类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可能较为温和,但政策陆续落地的时点,不排除市场预期仍有波动。且随着各项托底措施逐渐见效,3季度基本面环比改善的概率不低,这会压制债市表现。当前资金面偏松,但隔夜1.2%的水平可能难以长期维持,后续资金利率边际上行的概率不低。债市进入胜率下降,赔率不高的阶段,建议投资者转为中性谨慎,保持流动性至上,采用1年以内现券的票息策略+长债/超长债的“哑铃型”组合可能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