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自家种的农特产品,有的直播间卖的很好,但有的直播间就是不出单?”近日,在通州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暨益农信息员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江苏省互联网协会“e起致富”苏货直播公益讲师张宗鼎,为200多名参训学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时代下电商直播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模式。学员们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实用,制作农产品营销短视频、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正是我们当下需要的。”
通州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力,通州涌现出农产品电商100多家,去年销售近3亿元。与此同时,人才、物流、品控等涉及网络经济的“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通州及时出台政策和措施,改造提升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补短板增后劲,助力农产品电商在变革中孕育出了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
“种得好”如何“卖得火”?需触网
(资料图片)
5月16日上午,在位于通州区东社镇的通州蔬冠绿色农业公司,七八名工人正在对刚刚采收上来4000斤的香菜进行初加工。公司负责人张昌龙说,这批香菜是叮咚买菜平台的订单,前一天下单,第二天清晨采摘,傍晚就能到达市民餐桌。“苏锡常、上海、杭州都能送,能配送方圆200公里,当天采当天就能配送到位。”
通州蔬冠绿色农业公司成立于2018年,依托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最多时一天可发出十五吨蔬菜,目前实现年销售超1500万元。“像上海青,基地这边是每斤4毛钱,但是到市场去还需要加上运费等其他费用,至少卖到8毛到1块,我给平台直送,6毛钱就能到仓。”张昌龙介绍说。
数字消费深刻改变了商业模式及消费生态,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通州区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大力扶持农业新型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网上销售农产品给予奖补。经营主体以零售为主要销售方式的,且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应为自产自销品为主的,年销售额超过30万元,奖补2万元,销售额超过100万元,奖补5万元。通州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王晓慧介绍:“我们鼓励农户发展电商,发挥示范带动效果,奖励主要是锦上添花,去年全区总共补贴了28万。”
如今,“销农货,找电商”成为许多农民的共识,但具体如何“触网”不少人并不在行。老乡最了解自家产品,但不擅长网络营销;主播们懂网络,但对田间地头的活计并不内行。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让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火”?从2020年起,通州区农业农村局便和当地媒体合作,每年开展二十多场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让专业主播现场助力、农户直接参与带货,提升通州区农产品品牌效应。
此外,农业部门还定期将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纳入职业农民培训范畴进一步提高新农人农产品网络营销技能,培育了一批批具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农产品电商乡土人才。通州区农林科教管理站站长张丽华介绍:“我们一般每年都要培训130个人以上,我们还会选择一些大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送到市级培训班进行培训。”
电商最怕“损耗和变质”?巧保鲜
在通州十总镇二爻居,总投资262万元的果蔬恒温库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即将进入冷库招标阶段,预计今年10月可投入使用。
“村里有了果蔬恒温库后,我们可以随行就市,灵活经营。”南通爻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健在二爻居流转了400多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西蓝花。他开心地说:“西兰花保鲜期短,损耗率高,尤其是夏天,要赶紧卖掉。大型果蔬恒温库建成后,我还可以错峰销售!”
十总镇属于江苏省蔬菜保供基地之一,仅二爻居粮食、蔬菜等种植面积达到了5600多亩。“我们这里电商也不少,客户网购农产品就是为了吃个新鲜,所以保存条件要求高。果蔬恒温库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满足本村的粮食、果蔬储存需求,还将辐射到周边村落。”二爻居村干部韩晓燕介绍,通过出租的方式,每年还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
类似这样“田间冰箱”,已在通州乡村铺展开来。2021年以来,通州重点扶持推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至2022年底,7个主体新建产地冷库库容9900立方米,同比分别上涨10%和12.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的燃眉之急。今年,通州区已有4个主体拟新建或已在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约4000立方,重点分部在传统农业大镇以及交通枢纽地区。
为着力打通鲜活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通州区还基本建成了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我们的三级物流体系,具备了邮政快递、信息查询、农产品收储、便民服务等功能。”通州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成后,提高了流通效率,进一步助力“农村物流+现代农业”“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加工、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上行、工业产品下行的农村物流体系,衔接“农村小市场”“城市大市场”,实现共网共线共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自产自销怕没品控?明溯源
说来你也许不信,日本人餐桌上的青豆瓣等农产品,竟有八九成以上来自江苏嘉安食品公司,作为一家农业产业化的省级龙头企业,成立18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食品溯源事件,这主要得益于企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我们企业年产各种蔬菜原料近2万吨,带动农户1.5万多户增收。”企业总经理吴刚介绍说。
嘉安实行订单模式,“公司每年提前与各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签订合同,明确各基地的种植品种,播种时间,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企业总经理吴刚介绍说,“公司统一供应种子、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推广,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稳定。在种植的过程中,企业会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农产品电商,不仅要靠“网”来颠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更要重“商”,为消费者提供有保障的商品。通州将精准监管向田头村口延伸,全区2373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管理。19家生产经营主体、3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南通瑞隆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通州区2014年引进的一家现代化果蔬沙拉食品加工厂,截止2022年底,公司总销售额近3.2亿元人民币。
“我们鲜切鲜食的产品在通州是第一家。”公司副总经理曹冬梅介绍,“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做到原料可控,我们主要的蔬菜原料都来自自有生产基地。一根黄瓜、一个番茄何时何地种植、采收、配送、抽检……都能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了解到,所有农产品实现质量管理溯源。”
通州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通过源头的把控,让农产品质量成为电商发展的可持续之道。通州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重点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和电商运营等产业核心建设,通过让中小主体分享全产业链利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我们将持续优化农产品电商发展环境,帮助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农村电商销售年增长10%以上。”(云慕海 童轩)
[编辑:黄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