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明末清初的四川文人欧阳直在他的《蜀警录》中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所谓乱,也就是造反,且不仅是一时一地的造反,而是成规模的造反。为什么会“天下未乱蜀先乱”?最直观的解释,这是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所致。
从军事上看,山地险峻,隔阻难通,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从经济上来看,盆地面积高达16万平方公里,其中宜于农耕的川西平原即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因此,蜀地具备了易守难攻和粮草充足的军事和经济优势。
四川既远离王朝中心地区,又处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战线的大后方,此地配置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遂为常态。也因此,一旦出现造反,当地官军往往不敷应用,加之路程遥阻,也不能相对迅速地调集兵力,这就为一时一地的造反的迅速蔓延壮大提供了条件。
所以,“蜀地”虽然偏处西南一隅,但其战略位置却得天独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巴蜀之地易守难攻,粮草充足,因此每当统一王朝瓦解之时,这里的起义和割据就闻风而动,纷纷竖立旗帜,宣布独立自治进入无政府状态。
“天下已治蜀后治”又是什么情况呢?因为,平定天下的过程从来都是由中心及于边缘,巴蜀之地因其地理偏远,无关大局,加之通往巴蜀的道路很险峻,所以一般都是到最后大局已定的时候来平定这块地方。
根据史书的记载,从秦朝统一华夏开始,四川省地方一共出现过割据政权14次,由当地文臣、武将带领的造反事件有数百次之多。几乎每个朝代,四川省都会有占地称王的现象,比如西汉末年的公孙述、东汉末年的刘焉与刘备、西晋末年的李特、唐末时候的孟知祥、元末的明玉珍、明末的张献忠等人。
这些人在选择在四川割据称王,主要的理由是四川的地利——北方秦岭,西方横断山脉,东方一片丘陵地带,南方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正是这样的环境,四川形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地方,对外交流非常困难,防守容易,攻击难度大。再说,四川中部是土地肥沃的成都平地,风调雨顺,不会有洪涝灾害,年年物产丰富,粮食充实,老百姓安居乐业,是一片称王的好地方。
而最后一次“天下未乱蜀先乱”的起因,却是因为要建设铁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而引起的“保路运动”。为了镇压闹事民众,当时清廷急忙调集湖北新军入川。湖北新军被调入川,却造成了武昌空虚,给武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一个原本要结束“蜀先乱”的现代交通规划,却导致了“蜀先乱”的最后登场,最终引发了清王朝的覆灭,这是任谁也谁也无从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