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宋健
(资料图片)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陈友华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
本报记者 施婕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曾在《求是》杂志上发表《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一文称,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而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人口增长变局之下,还伴随着年轻一代结婚率下降的趋势,提振婚育意愿迫在眉睫。
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
“算算上海的房价,我大概要工作30年,外加不吃不喝,才能勉强买得起一个两居室。”小林是外地来沪工作的一名审计师,奋斗多年依然面临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的困境。他和身边很多朋友一道成为我国2.4亿单身人口中的一员。
近年来,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女性现有平均子女数由2019年的1.63下降到2022年的1.19;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为6.1%,2020年已接近10%。与此同时,有相当比例的家庭确实想生不敢生。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影响生育动机排前三位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高成本似乎成了人们婚育道路上的“拦路虎”。但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却认为,将婚育率下降单纯归因于经济压力大可能站不住脚,收入乃消费的基础与前提,仅仅考虑支出成本增加,而不考虑收入提高是不科学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家庭抚养子女的经济压力可能比现在大得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22》数据显示,全球总和生育率最高的前10个国家全在非洲,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却是全球最低的,相反,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呈现出人口负增长趋势。
“婚育意愿降低的背后,与生育文化的瓦解尤为相关。”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曾直言,婚育本质是人类为了生存繁衍的奉献和牺牲。这意味着支撑人们婚育行为的背后是强大的道德和文化约束,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儒学思想中生育观的阐释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沉重压力,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与此同时,“少生快富、少生优育”理念在人们心中扎了根,而传统生育观明显衰弱。再加上,经济高速发展,个人主义思潮泛起,追求个人幸福与成就是大多数人的愿望,所以有些人在权衡自身生活实际后,就觉得不生或生育一孩更轻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性的本能需求不再只通过婚内来获得与满足,生育也不再是性的副产品,结婚、生育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变得不再重要了。”陈友华补充道。
婚育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显示,61%的大学生表示会结婚,大学生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86个,超过80%的大学生偏好两个子女;大学生仍然将婚姻视为生养子女的必要条件。广州市是座年轻人聚集的城市,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主持的“广州民众婚育价值观”调查发现,在2万多名受访者中,认为“可结婚但不勉强,随缘”的占比达61.93%,但“否认婚育价值”的只占5.17%。专家们表示,年轻人可能因种种因素没有步入婚育阶段,但婚育价值并未受到动摇。
诸多研究证据表明,婚姻是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保护机制。2020年发表在《心理学与老龄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好的爱情可减缓人的衰老速度。与恋爱中的人相比,单身的人老得更快;单身者出现炎症、老年痴呆、癌症的风险更高,死亡风险也更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健表示,在长达几十年的婚姻过程中,夫妻双方共担经济压力、疏解情感压力,同时形成相对规律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对健康有益。此外,婚姻自带风险防御机制,可帮助人们在遭遇困境时进行有效避险。
生育也对健康有促进作用。瑞典的科学家们曾统计了来自不同国家超过79万名男性以及72.5万名女性的数据,发现有至少1个孩子的话,人们的平均寿命至少会延长1年,延寿作用随年龄增加更加显著。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适龄生育可以使女性发生乳腺及卵巢恶性病变的概率降低,更年期相对来得更晚。宋健表示,生育也是拓展社交的有效手段,保持足够社交是影响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因素。生育养育过程还利于促成心智的成熟,得到更多情感满足。
加强婚育价值宣传
专家们表示,婚育观念需要与时俱进,婚育价值应与个人价值双赢。顾骏表示,新时代婚育文化教育是最基本的路径。例如,在学校教育中增加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增强青少年对生命历程各个阶段婚育知识的了解,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倡导两性交友过程中互相尊重,传递夫妻共担生育、养育责任的家庭文化。“社会政策也要与时俱进。”陈友华说,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医疗要一体考虑,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领域要多措并举。
专家们呼吁,在老龄化与少子化的人口结构性压力下,全社会应加强对婚育价值的宣传,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共担婚育、文明婚育、依法婚育,共同建设新型婚育观。这不仅是个人、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也关乎国家和社会长久发展。正如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所说的:“和个人生活攸关的是社会结构的完整。”人类组成社会,社会给了人类现有的生活程度。从个人立场看,一个人死后可以不必管天下兴亡了,但他未死之前,别人也在一批又一批离世,一旦社会分工合作结构的完整性不能维持时,个人生活就会发生困难。社会一定得有个新陈代谢,需要有新人出世来填补死亡的缺口。▲